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电子公司
作者:杜楠 来源:科技部 时间:2020/9/22 浏览次数: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陕西省高速集团的多项科研项目,以及全国多项隧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围绕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历经7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现场实测和产品研发,得到了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防控的机理、方法、产品和系统四方面的系列创新,构建了完整的安全防控体系。明确了隧道声光信息传播原理、建立了三级警示诱导体系、研发了多功能车道控制器、建立综合智能管控平台,解决了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防控四大关键难题。成果为我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持。
取得知识产权18项,包括国家专利4项(含1项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科技论文8篇。
国家专利
软件著作权
成果相继荣获2018年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创新技术奖。所研发的多功能车道控制器被列入2017年度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年度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创新技术奖
二、创新性成果
本项目以高速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针对运营管理中出现的交通安全问题,主要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
1.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复杂环境眩光评价模型;提出了隧道环境下空间声传播模型,明确了警示播音设备对驾驶员听觉感知效果的影响规律。突破了隧道内传统信息部署方法,提出了最安全的设备部署参数。
2.利用实车试验,解析车辆通过隧道内不同交通安全设施时的运行速度和距离感知数据,找出了隧道内交通安全设施对驾驶员速度和距离感知规律,构建了基于驾驶员感知特性的路段-洞外-洞内三级警示诱导体系。
3.融合声光信息,实时语音衰减通信补偿技术,研制了可智能匹配不同工况需求的红蓝爆闪-报警扬声器-语音广播多功能隧道车道控制器及其系统,可有效控制洞内车速的变动范围,提高安全性。
4.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了视频数据、GPS位置数据、报警信息、设备状态和事件时间等多源数据的融合,开发了联动控制的隧道综合管控平台
隧道综合管控平台界面
三、成果应用情况
成果在陕西、湖南、宁夏等多个省份成功应用,已应用于183座隧道的运营、指导了 7座隧道的设计和4座隧道的建设,项目成果提升了近200座隧道安全防控性能,工程实施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典型工程有:秦岭终南山隧道(超长隧道:单洞长18公里)、西汉高速秦岭隧道群(隧道最多:总共137个隧道)、宁夏六盘山隧道群(高原特长隧道,救援困难)等。
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驾驶员获得道路信息的预见性和实时性,大大提升了公路隧道本质安全度,根据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评价,研究成果可降低重大事故20%以上,降低死亡事故30%以上,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西汉高速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