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BIM+GIS信息化管理系统-古镇建设项目
作者:杜楠 来源:科技部 时间:2020/9/22 浏览次数:
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项目路线沿河布设,施工组织困难多;地质地形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沿线敏感点多,环保水保要求高。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推进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提升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交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公路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17﹞1283号)精神,为实现“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全面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古镇管理处专门成立了西镇项目BIM+GIS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小组,按照“实时掌控、关联动态、服务高效、决策科学”的原则,利用BIM与GIS技术,依据项目设计、进度、质量、安全等管理需求,建立了集“建、管、养”于一体化的西镇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下为该系统在不同阶段的应用成果:
一、在设计阶段主要应用成果:
1.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还原真实的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建立三维GIS场景,同时将BIM模型置于GIS场景中进行可视化的路线选线与方案比选。
2.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细部深化设计,例如:路基、桥梁的边坡防护设计优化,交安设计的可视化审查与优化,桥隧结构物的钢筋碰撞检查,路基土石方量的精确计算等。

二、在施工阶段主要应用成果:
1.可视化设计数据和施工信息查询
2.工程进度的三维可视化管理,自动生成进度统计报表
3.三维施工工序模拟
4.基于BIM的工程量精确计算与统计
5.可视化征地拆迁管理
6.与施工管理软件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7.质量安全管理的远程实时监控
8.开发智能手机APP,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对现场实施远程精准管理
设计方案比选
设计优化核查
可视化管理
征地拆迁管理
嵌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
三、在运营管理阶段的主要应用成果
1.将“工程信息数据库”整体移交运营管理单位,为运营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为运营养护阶段预留数据接口模块
系统集成了全线设计信息,将工程模型放置在路线三维GIS地形中,形成三维化的整体路线模型,对设计方案比选、工程进度、质量管理、安全监控、费用控制、征地拆迁等均可实现三维可视化形象管控。同时将各工程设计信息、施工信息、计量数据、相关责任人等有效关联,形成项目建设工程资料库,建成后移交运营养管单位。依托智能手机,开发了西镇项目智慧工地APP管理系统,实现了人员、质量、安全、监控数据等现场“掌上”管理,实时监控拌合站、箱梁张拉和智能压浆数据;利用移动4G技术,在全线各标段梁场以及河道关键位置布设高清可旋转摄像头,建立了远程可操控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实现了手机移动查看,实时掌握工地生产情况。目前,该套BIM+GIS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已成为国内交通行业较为完善的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建设项目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性作用,为本项目按期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常养护数据可视化管理